传真:0792-8383900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长城路121号恒盛科技园13号楼8层
电梯安全,牵系着千家万户的日常出行。作为保障电梯平稳运行的关键一环,维保人员的工作负荷备受关注。那维保人员每个月到底最多能维保多少台电梯呢?这可不能随意定,得依据国家和地方规定实际情况来判断。
从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来看,目前并没有全国统一的强制标准,但多地结合实际需求,制定了地方性要求。像是河北、深圳、包头等地,都明确规定每名维护保养人员每月负责维护保养的电梯不得超过 30 台。石家庄更是制定了详细的分阶段目标,2024 年 7 月 1 日至 2024 年 8 月 15 日,要求辖区备案的全部维保单位实现人梯比 1:60(即每名维保人员 15 天内扫码维保不超过 120 次);到 2025 年 4 月 30 日,需达到人梯比 1:30(每名维保人员 15 天内扫码不超过 60 次)。湖南则在相关公约中强调,每人每月维保电梯台数不得超过 35 台 。这些规定,都是为了保障维保工作的质量,避免因人员维保台数过多,导致工作走过场,给电梯安全埋下隐患。
实际情况却较为复杂。据南方都市报调查,在现实操作中,每人每月 30 台的人机比很难达到。以上海为例,截至 2022 年底,8126 名电梯维保人员人均电梯维保量已达 37.49 台。还有媒体报道,在一些地区,有的维保人员甚至一人要维保电梯 50 台以上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电梯保有量持续增长,而维保人员的数量增长却相对缓慢。据相关统计,近几年全国电梯保有量以每年 10% 左右的速度递增,可维保人员数量的增幅却不到 5%。另一方面,电梯维保工作本身较为辛苦,工作环境复杂,还需时刻待命应对突发故障,导致这一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足,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维保人员每月能维保的电梯数量,还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电梯的梯龄梯况,老旧电梯因零部件老化、故障频发,维保难度和时间都会增加,维保人员能负责的台数自然就少。使用场景也很关键,医院、商场等人流量大、使用频繁的场所,电梯更容易出现问题,维保人员需要投入更多精力,每月维保的台数也会相应减少。此外,维保人员的服务范围、技能水平等,也会对维保台量产生影响。技能熟练、经验丰富的维保人员,在相同时间内可能完成更多电梯的维保工作;而服务范围过大,路途上耗费时间过多,也会降低实际的维保效率。
从维保工作的流程和时间来看,按照规定,每部电梯每 15 日要进行一次日常保养,每次保养一般需要 2 名维保员协作,在电梯井道内连续作业 1 个小时左右。电梯结构复杂,有上万个零部件,维保人员不仅要掌握电气知识,还得仔细检查每个部件,任何疏漏都可能引发安全隐患。如果每月维保电梯台数过多,维保人员为了赶进度,就可能简化流程、缩短维保时间,像 “闪电维保” 这类现象就可能出现,这对电梯安全不利。
多地出台的规定虽有差异,但都在努力平衡维保效率和质量的关系。比如,一些地方在规定维保台数上限的同时,还要求维保单位做好人员培训、优化维保流程,提高维保工作的整体效率。有的地区引入信息化手段,通过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实时掌握电梯运行状态,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减少现场维保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维保人员不足的压力。
了解维保人员每月的合理维保台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监督电梯维保工作,保障电梯安全运行。如果您所在小区或场所的电梯维保人员工作量明显超出合理范围,不妨向相关部门反映,共同守护电梯安全。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电梯安全知识和行业动态,让出行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