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真:0792-8383900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长城路121号恒盛科技园13号楼8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电梯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 “垂直生命线”。截至 2024 年底,全国电梯保有量突破 1100 万台,其中使用年限超 15 年的老旧电梯达 90 万台,占总量的 8.2% 。这些电梯普遍存在零部件老化、故障频发等问题,2023 年全国电梯事故中,超 60% 发生在使用 10 年以上的设备上,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已成为关乎民生安全的迫切需求。
政策密集出台,释放万亿市场空间
2024 年,国家层面初次将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明确对使用超 15 年的住宅电梯,更新每台补贴 15 万元,改造每台补贴 5 万元 。这项政策直接拉动了市场活力,据住建部测算,2024 年全国计划更新 4 万余台老旧电梯,带动社会投资超 200 亿元。
地方层面也同步跟进,北京、上海等地将老旧电梯改造纳入 “民生实事项目”,要求物业企业定期公示电梯安全评估报告;广州、成都则试点 “电梯养老保险”,由保险公司统筹改造资金,缓解业主分摊压力。政策组合拳下,行业机构预测 2024-2027 年老旧电梯改造市场规模将突破 50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25% 。
产业链迎来机遇,多环节受益明显
老旧电梯改造热潮为产业链各环节带来新增长方向。在制造端,通力、三菱等企业的改造事业部订单量同比增长 40%,其中永磁同步曳引机、能量回馈装置等节能部件需求激增;安装改造环节更显火热,具备 A 级资质的工程公司业务排期已至 2025 年二季度。
维保企业也迎来转型契机。传统维保以日常检修为主,现在逐步向 “改造 + 维保” 综合服务升级。杭州某维保公司负责人透露,其改造业务收入占比已从 10% 提升至 35%,利润空间较单纯维保更高。此外,第三方检测机构也迎来爆发期,市场监管总局要求老旧电梯改造前须经第三方评估,这类机构的业务量同比增长超 60%。
破解改造难题,多方协同是关键
尽管前景广阔,老旧电梯改造仍面临多重挑战。资金分摊是首要难题,部分小区业主意见分歧,导致改造方案迟迟无法落地。上海某社区通过 “政府补贴 + 业主筹措 + 物业垫付” 的模式,成功解决了资金难题,其经验已在长三角多个社区推广。
技术适配性也考验行业。上世纪 90 年代的老旧电梯多为继电器控制,与现代智能系统兼容性差。某电梯企业研发的 “模块化改造方案”,通过加装转换接口,实现新老系统无缝对接,将改造周期从 45 天缩短至 20 天,成本降低 20%。
居民沟通同样重要。武汉某小区通过 “样板梯体验”“工程师进社区” 等方式,让业主直观感受改造效果,终同意率从 52% 提升至 91%。这些案例表明,只要措施得当,改造难题并非无解。
老旧电梯更新改造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行业升级的契机。从政策红利到市场需求,从技术创新到服务升级,整个产业链都在这场热潮中焕发新活力。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老旧电梯改造的实用信息,共同见证垂直交通领域的品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