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真:0792-8383900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长城路121号恒盛科技园13号楼8层
上个月某商场,一位妈妈带孩子乘梯时突然停电,轿厢停在 2-3 楼之间。孩子吓得大哭,妈妈慌乱中拍打电梯门,幸好物业通过监控及时引导她按下紧急呼叫按钮,救援团队 12 分钟内就完成了平层救援。这个案例提醒我们:掌握正确的困梯自救方法,比盲目呼救更重要。
作为电梯行业从业者,我们发现 90% 的困梯事件并非设备故障,而是停电、门锁误触发等临时状况,但错误的自救行为可能引发危险。以下是被困时的「黄金五步法则」:
第一步:保持冷静勿慌乱轿厢并非密闭空间,顶部通风口与井道连通,氧气足够维持 3-4 小时。曾有业主被困后过度焦虑导致低血糖,反而加重身体负担。正确做法是深呼吸稳定情绪,DI一时间观察电梯内是否有紧急呼叫按钮或对讲机。
第二步:规范使用求救装置连续按压红色紧急呼叫按钮(部分电梯需长按 3 秒激活),接通后清晰说明被困位置(如「XX 小区 2 号楼 2 单元电梯」)、人数及身体状况。我们接到的求救电话中,15% 因位置描述模糊导致救援延迟,建议提前留意电梯内粘贴的维保电话和地址标识。
第三步:禁止强行扒门爬窗某高校曾有学生被困后扒开轿厢门,误判与楼层间距导致踩空摔伤。电梯轿厢与楼层地面可能存在 10-30 厘米落差,且扒门会触发安全保护机制,导致救援程序复杂化。即使门缝可见光线,也需等待专业人员操作。
第四步:背贴内壁保护脊椎若被困时电梯突然失控滑落(概率很低),立即将背部紧贴轿厢壁,膝盖微曲形成缓冲,双手抓住扶手 —— 这套动作能减少坠落冲击伤害,我们在模拟测试中发现,正确姿势可降低 60% 的身体损伤风险。
第五步:耐心等待专业救援根据《电梯应急救援规范》,市区救援抵达时间不应超过 30 分钟。等待期间可通过手机拍摄电梯内状况(如楼层显示、故障提示),方便维保人员快速判断问题。
电梯困人是可预防的低概率事件,定期维保能将困梯风险降低 80%。我们服务的某写字楼通过每月一次的电梯应急演练,让租户熟悉自救流程,近一年未发生因恐慌导致的次生伤害。如果您发现电梯有运行异响、平层不准等异常,欢迎随时联系我们,预防性维护永远是保障安全的ZUI佳选择。
您或家人遇到过电梯困人吗?当时是如何处理的?留言分享经历,关注我们学习更多安全乘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