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真:0792-8383900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长城路121号恒盛科技园13号楼8层
2024年电梯市场行情分析
2024年电梯行业呈现“新旧动能转换”特征,传统地产配套需求持续承压,但存量更新与政策驱动成为主要增长引擎。
1. 地产调整与政策对冲并存
- 新装市场收缩: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6%,新开工面积同比减少23%,住宅销售面积下滑14.1%。地产行业调整导致新建住宅电梯需求疲软,部分企业转向工业地产、文旅景区等细分领域寻找增量。
- 存量更新加速:全国电梯保有量突破1100万台,15年以上老旧电梯超90万台。政策层面,住建部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4万余台老旧电梯更新,南通、珠海等地出台专项方案,明确资金筹措、审批流程等细则。2024年全国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超4300部,江苏等地单省年度加装量达783部。
2. 出口市场逆势增长
- 海外需求释放:2024年上半年中国载客电梯出口量同比增长15.8%,俄罗斯、沙特、美国为主要出口目的地。出口结构优化,载货电梯、自动扶梯等产品占比提升,江苏、浙江等省份成为出口主力。
- 竞争格局变化:本土企业凭借性价比优势扩大市场份额,但需应对东南亚、中东等地的贸易壁垒与本地化竞争。
3. 成本与技术双轮驱动
- 原材料价格波动:钢材价格全年震荡下跌,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从4055元/吨跌至2988元/吨,降低制造成本,但行业价格竞争加剧。
- 智能化技术渗透:AI视觉、物联网技术应用加速,如海纳云电动车阻车系统、日立电梯5G+AI智能制造平台,推动产品向“安全监测+预测性维护”升级。
2025年及未来市场走向
1. 增长逻辑重构
- 存量市场:2025-2030年全球电梯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3.8%,其中老旧电梯更新占比超50%。中国城市更新计划推动30万部电梯需求,政府补贴、金融工具(如“加梯贷”)加速落地。
- 新兴市场崛起:东南亚、中东等地城市化进程加快,印度、马来西亚等国成为出口新增长点,但需关注当地政策风险与供应链配套能力。
2. 技术与政策双重变革
- 智能化深化:电梯物联网平台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AI算法覆盖困人救援、能耗优化等场景,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5%以上。
- 绿色低碳转型:能效标准趋严,永磁同步电机、再生能源技术普及,部分地区将电梯节能纳入建筑评级体系。
3. 竞争格局演变
- 服务化转型:后市场业务(维保、改造)贡献利润占比超40%,康力电梯等企业通过“设备+服务”模式提升客户粘性。
- 生态链整合:企业需构建“供应商-服务商-用户”协同生态,降低获客成本,如东南电梯通过产业链协同优化定制化服务。
电梯企业拓展业务策略
1. 深耕存量市场,挖掘细分需求
- 老旧改造:针对15年以上老旧电梯,提供“检测-设计-施工-维保”一体化解决方案,参与政府集采项目。例如,豌豆电梯针对老旧小区推出短周期安装方案,单台调试周期压缩至2周。
- 定制化服务:开发家庭电梯、别墅梯等产品,满足C端个性化需求;拓展工业电梯、核电电梯等特种场景应用。
2. 拓展海外市场,优化出口结构
- 区域布局:聚焦海外,在东南亚、中东设立本地化服务中心,降低物流与售后成本。
- 产品适配:针对新兴市场需求,推出经济型电梯、耐高温高湿机型,同时提升产品认证(如CE、UL)覆盖率。
3. 强化技术创新,推动数字化转型
- 研发投入:突破AI算法、数字孪生等技术,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前瞻性产品。例如,西奥电梯打造数字孪生工厂,实现生产全流程可视化。
- 平台建设:搭建电梯物联网平台,整合设备数据与用户需求,提供远程监控、能耗分析等增值服务,提升服务收入占比。
4. 探索商业模式创新
- 共享电梯:通过“以租代建”模式,降低用户初期投入,如南通等地试点电梯租赁与广告收益分成。
- 绿色金融:申请绿色信贷、专项补贴,用于节能技术研发与项目落地,如江苏省对建筑节能设备更新给予资金补助。
5. 优化供应链与成本管控
- 原材料管理:建立钢材、铝材等大宗物资采购联盟,通过期货工具对冲价格波动风险。
- 智能制造:推广自动化生产线,如日立电梯天津工厂通过5G+AI技术提升生产效率1.5倍。
未来电梯行业将呈现“存量导向、技术驱动、服务增值”的特征。企业需聚焦老旧改造、海外新兴市场与智能化升级,通过生态协同与模式创新构建差异化竞争力。同时,密切关注政策动态与成本变化,灵活调整战略以应对市场不确定性。